傳承紅色基因,激發鄉村活力
發布時間:2020-07-08 13:59 點擊量: 次
近年來,自治區黨校駐阿亞格曼干村工作隊以愛國主義感恩教育基地為依托,廣泛開展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全力打造疏附最紅的主題黨日活動基地,擦亮紅色旅游名片,讓村點變景點,讓群眾有了看得見、摸得著、見效快、受益長的獲得感。
挖掘紅色資源 傳承紅色文化。為了將總書記對少數民族的特殊關愛和總書記的親民愛民形象展現給更多各族群眾,工作隊和村兩委建立起愛國主義感恩教育基地,詳細記錄了總書記來疏附時的點點滴滴,展現六年來疏附縣取得的新成就、新變化。如今,愛國主義感恩教育功能初步發揮,“紅色”教育基地作用凸顯。各級基層黨組織紛紛組織黨員到基地參觀,重走習近平總書記到阿亞格曼干村的視察之路、開展重溫入黨誓詞主題黨日活動。2020年以來,雖受疫情影響,截止目前,基地共接待各類參觀236次,1500余人次,讓紅色文化釋放更大的感召力。
開展紅色教育,講好紅色故事。工作隊引導貧困群眾知榮辱、懂感恩、思奮進,現在村民們都倍加珍惜如今這來之不易的新生活,村民玉蘇普·阿布都拉常常結合自己經歷講“憶苦思甜”,成為村里的草根宣講員,來阿亞格曼干村參觀學習的各行人員吃一吃憶苦思甜飯,走一走總書記走過的路,看一看六年來村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知黨恩,感黨情,跟黨走。
夯實紅色堡壘,做好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黨支部發揮“一個支部一面旗,一個黨員一盞燈”作用,鍛造紅色隊伍,認真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基本制度。工作隊進駐以來,經過大量走訪,廣泛調研,緊密結合本村實際,初步制定了“四抓一打造”的脫貧攻堅基本工作思路,夯實基礎,拓寬就業范圍,實現精準扶貧。四抓即抓產業、抓企業、抓就業、抓庭院;一打造即打造“1443”工程,努力推動脫貧工作向縱深發展:努力實現一個鄉村振興示范村的目標;做實四個產業:一是做實紅色旅游產業;二是做實蔬菜大棚產業;三是做實花卉培育產業;四是做實優質林果產業。做強四個企業:一是做強掃把合作社的提升改造,規范工作流程,完善基本建設,努力做到企業化管理;二是做強面粉加工廠建設,增加更多貧困人口就近就業;三是做強海蝦養殖場建設,努力實現海蝦養殖南疆零突破的目標;四是做強土地聯合開發合作社(農機合作社),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做美三個“觀賞+效益”景點:一是打造200畝熏衣草觀賞基地;二是打造200畝牡丹種植基地;三是打造200畝萬壽菊種植。